村(社区)是社会的细胞,也是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基础。
党的十九大以来,山西省阳泉市以创建平安阳泉、以守好山西“东大门”、当好首都“护城河”为目标,创新推出“5+X”村(社区)级权力规范运行体系,以完善基层社会治理,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。
近日,阳泉市委书记关建勋对此项工作作出指示,指出“建立现代治理体系是十九大提出的重大战略,政法委肩负着重要职责。望继续加强探索与指导,进一步推动我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工作。”
记者了解到,所谓“5+X”就是在村(社区)级权力规范中,实行党建+治理,自治+规范,德治+教化,法治+服务,多元+共建。
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刘玉琪告诉记者,在强化党建引领中,阳泉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核心作用,市委专门制定出台了《关于进一步规范村(社区)权力运行建立治理新体系试点工作方案》,确立了各类组织向党支部汇报工作制度,规范了党支部领导下的村(社区)议事决策规定,明确了“议事先由党支部提议,重大事关群众事项,都必须经过党员大会讨论”规定,定期对党组织落实党建责任情况进行督促推动,强化了党对基层社会治理的全面领导。
为确保落实,阳泉市、县区两级,分别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的工作小组,市委书记关建勋亲任领导小组组长,并先后七次深入有关村(社区),调研指导。同时实行市级领导蹲点、县区级领导包点的落实工作责任制,以威信高、影响力大、业务熟悉、带动力强的县乡(街道)干部为主体,进驻村(社区)帮助开展工作。
为进一步夯实基层党建阵地,阳泉要求全市坚持人往基层走、钱往基层用、政策往基层倾斜,压紧压实县区、乡镇(街道)、村(社区)三级党组织的主体责任,县、乡、村三级,全部建立了党群服务中心、综治中心等一站式服务场所。
在实行自治+规范,创新基层民主管理中,阳泉市经过反复征求基层意见并数次修改完善,最终形成了村(社)权力清单、工作流程和村(居)民自治章程、村规民约(居民公约)等制度规范。同时,创新民主议事方式,动员村(社区)群众参与公共事务管理,打造了红白理事会、环卫评选会、最美家庭评议会、禁毒禁赌委员会等数量众多、主题各异的自治组织,依托村(社区)代表会议、村(社)理事会、村(社)监事会,形成民事民议、民事民办、民事民管的多层次基层协商格局。
在监督方面,各县区(村镇)将纪检委员、监察联络员和村(居)监督委员会的监督纳入清单,变事后监督、被动监督为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监督。实行党务、村(社)务公开,并将党务、村务公开的形式,在传统广播和公开栏的基础上,引入手机APP、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yangquanzx.com/yqstc/1072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