阳泉八路军“一二九师”马山军事会议旧址
八路军“一二九师”马山军事会议旧址,位于平定县东回镇马山村马齿岩寺,是年八路军“一二九师”东渡黄河挺进太行山时召开的第一次大型军事会议旧址,会议由时任师长的刘伯承主持。
马山军事会议旧址纪念馆主要由军事会议室、刘伯承休息室、指挥人员休息室、抗战烈士纪念亭及实物展室等组成。此外,作为市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,马齿岩寺内有元代壁画、元代建筑,本身就具有很高的文物历史价值。
近年来,马山村多方筹集资金,先后布置和整修了马山军事会议展览室、旅露宿的三条红军街、红歌台等。
年,新建了抗战文化广场。其中,包括“八路军马山军事会议纪念墙”。纪念墙由草白玉浮雕构成,浮雕长19.7米,寓意年抗战开始,浮雕主高3.6米,寓意当年旅露宿红军街对村民秋毫无犯,军爱民民爱军共同抗战的情怀。浮雕南侧有“马山说马”系列故事和“马山八景”图文展板。同时,在会议旧址南面建造抗战烈士亭1座,盛放着当年为抗战淤血奋战而牺牲的烈士纪念碑三面,记载了烈士名。
年,马山军事会议旧址被市委宣传部命名为阳泉市“十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”。同年,又被命名为“党史教育基地”。年均接待量达余人次。
年,马山军事会议旧址被市委、市政府重新认定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。
百团大战纪念碑
为纪念“百团大战”的伟大胜利,缅怀为国捐躯的抗日英烈,年4月中共阳泉市委、阳泉市人民政府报请中共山西省委批准,决定在狮脑山主峰兴建“百团大战纪念碑”。“百团大战纪念碑”座北朝南,由主碑、三座副碑、一座大型圆雕、两座题字碑、四个烽火台和长米蜿蜒起伏的长城组成,于年6月30日建成。
结构
高40公尺的主碑,形如一把锋利的刺刀。主碑的三个面上,分别镌刻着彭真、徐向前、薄一波的题词。
第一座题字碑正面是“百团大战纪念碑”七个大字,背面镌刻着“百团大战示意图”。第二座题字碑的正面和背面分别镌刻着《百团大战纪念碑记》和《狮脑山战斗纪略》。
年,百团大战纪念碑(馆)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首批“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”,使其真正成为阳泉乃至全国一流的爱国主义教育场所。这里,春日山花烂漫;夏季凉风习习,浓荫蔽日;秋来天高气爽,红叶遍野;冬季银装素裹,万绿丛丛,已形成初具规模的森林公园,成为阳泉人民和八方宾客旅游踏青、登高望远,鸟瞰市区全貌的惟一景区,年接待游客上百万人次。
阳泉市革命烈士纪念馆
阳泉市革命烈士纪念馆位于阳泉市区狮脑山“百团大战纪念碑”红色旅游景区东侧,年9月落成。占地面积约13,.63平方米,建筑面积为平方米。主要建筑有革命烈士纪念碑、中共第一城纪念碑、纪念馆、纪念广场等。烈士纪念碑由三片高低错落的弧形巨大墙片和一道纪念墙组成,碑刻“革命烈士永垂不朽”八个大字,纪念墙长19.47米,高5.4米,墙的正面镌刻着“中共第一城”。
吕梁中共中央后委机关旧址
中共中央后委机关旧址位于临县南25公里的双塔村,东靠吕梁山脉,湫水河绕村而过。这里交通方便,东连晋绥边区和晋察冀边区,西与陕甘宁边区隔黄河相望,是一处十分理想的屯兵之地和中转站。年4月至年3月,中共中央后委机关在这里驻扎。旧址于年被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。
背景链接
年2月,蒋介石在全面进攻解放区的计划破产之后,在军事上被迫改为重点进攻,将进攻的重点置于山东解放区和陕甘宁解放区,妄图消灭西北人民解放军及中共中央领导机关,或迫使其东渡黄河。2月底,蒋介石亲抵西安,部署进攻延安。延安正弥漫在战火硝烟中。此时,国民党军有24万余人,美式装备,从三面包围陕甘宁边区,又有近百架飞机狂轰滥炸,而驻守陕北的部队不过2万多人,加上地方部队和游击队总共有5万人,敌我力量悬殊太大。为了诱敌深入,在运动中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,年3月底,中共中央在陕北清涧县枣林沟村召开会议,决定撤出延安,转战陕北。并把中央和军委两大机关分成三个部分:毛泽东、周恩来、任弼时、陆定一率党中央的精干机关(简称前委)继续留在陕北,指挥陕北战场和全国战场,牢牢地吸住敌人。刘少奇、朱德、董必武和一部分中央委员组成中央工作委员会(简称工委),进入河北平山县西柏坡村,负责中央日常工作;主要负责党务、土改,还负责指导华北作战。叶剑英、杨尚昆、李维汉、李克农等同志组成中央后方委员会(简称后委),统筹中央的后方工作。
年3月下旬,由叶剑英任书记的中共中央后委机关从陕北迁来临县。中央后委领导机关驻扎在临县双塔村,其他人员驻扎在双塔及湫水河沿岸的40多个村庄。中央后方委员会是一个庞大的机构,主要有:军委参谋部,一、二、三局一部分,军委总卫生部,中央办公厅、城工部、交际处、外事组、立法委、妇委、工委等单位,-的部分家属子女等。此外,从国民党统治区撤回的干部也陆续到达这里。中央后委管理的人员最多时达多人。其主要任务是联络各战区,搜集作战情报和作战经验,经过整理加工之后,报告党中央及毛泽东主席,党中央根据后委所报告的情况,经过分析和研究做出指示、命令,然后再通过后委向全国传达;向中央前委、工委转达密电;为陕北解放区筹措转送军火物资;负责对外宣传和编译出版外事资料;研究地下党工作和统一战线工作;训练蒋管区工作干部等。
年3月23日,毛主席等中央领导离开陕北,东渡黄河,进入了山西。24日,到达临县的三交镇双塔村。
3月25日下午召开了由中央前委和后委全体人员参加的动员大会。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,毛主席充满热情地说:“咱们都是转战陕北的战友啊!大家同甘共苦患难一年多,你们帮助我们做了许多事情,这要好好谢谢你们。你们记得吗?那次十几天的急行军,走了几百里、上千里的路程,打了沙家店,我们翻过了山坳,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,将陕北战争中的主动权掌握在我们手里。我们现在要到河北去,还要翻山越岭,还要经过最高山脉,路上还有敌人,虽然我们有部队掩护,主动权掌握在我们手里,敌人不敢轻举妄动,但我们仍要提高警惕,不能粗心大意。到河北平山县一带,那里条件要好些,对指导全国有利,所以我说,行军是艰苦的,可前途是光明的。翻过太行山这个最高山坳,我们也将是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,以后就越来越好,全国的胜利很快就要到来,同志们,努力吧!”
随后,毛主席一行经晋绥军区驻地蔡家崖,翻越五台山和太行山脉,抵达河北省阜平县的城南庄,5月26日到达西柏坡。
4月下旬,中央后委机关、部队及随从人员全部转移到西柏坡与中央工委会合。
年10月7日,临县中共中央后委机关旧址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。
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
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位于兴县蔡家崖,地处晋西高原,吕梁山西麓、蔚汾河北岸。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,这里曾是0中央晋绥分局、晋绥边区政府、晋绥军区司令部所在地。
晋绥地区是我国最早的根据地之一。它包括山西省同蒲铁路以西的大部。原绥远省黄河以东及平绥铁路以北的广大地区,是华北、华中、华南各解放区与陕甘宁边区联系的枢纽和唯一通道。年,抗日战争爆发后,贺龙与关向应遵照党中央指示,率一二0师从陕北挺进抗日前线,开展了广泛的游击战争。一二0师在给敌人沉重打击的同时,广泛发动武装群众,开展兵民结合的武装斗争。
年,一二0师在太原以北展开了游击战,切断同蒲交通线,袭击太原飞机厂,并成功地阻击了大同敌寇26师团的进犯,奠定了晋西北抗日根据地的基础。11月,一二0师奉党中央之命开赴冀中,与冀中军民并肩作战,在黄土岭战斗中,击毙敌酋阿部中将。年1月,晋绥边区抗日民主政权——晋西北行政公署在兴县蔡家崖成立。续范亭任行署主任。6月,成立晋西北军区司令部,贺龙任司令员,军区下设四个军分区。晋绥抗日民主政权和军区的建立,表明晋绥抗日根据地成为陕甘宁边区的前卫阵地。
年至年,敌寇对边区-扫荡达三十多次,累计余天。边区军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和军火自给反扫荡热潮。年10月,0中央晋绥分局成立。此后数年,边区军民英勇奋战,使晋绥边区和晋察冀连成一片。年春,毛泽东、-等到达兴县,4月2日毛泽东在蔡家崖接见《晋绥日报》人员,发表了著名的《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》。5月,毛泽东等到达西北坡。
蔡家崖,英雄的圣地、革命的摇篮,晋绥根据地从无到有、发展壮大、为中国民族独立和解放做出了卓越的功勋。
纪念馆现开放的陈列展览主要有毛泽东、-、任弼时、贺龙等同志故居、旧居,毛泽东召开晋绥干部会议和晋绥日报人员谈洽旧址,以及六柳亭等原状陈列;有“晋绥边区革命斗争史陈列室、毛主席在蔡家崖革命活动纪念展”,“贺龙同志事迹展览”,“-总书记视察兴县展室”等辅助陈列。该馆馆名“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”几个字由-同志亲笔题写。该馆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是省、地、县命名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。
刘胡兰纪念馆
刘胡兰纪念馆坐落在山西省文水县刘胡兰村南,东濒汾河,西接太汾公路。纪念馆始建于年,建筑总面积8平方米,年刘胡兰烈士就义10周年时落成并对外开放,成为向全国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课堂。
纪念馆建筑总面积6万平方米,以纪念碑和陵墓为中轴对称分布。走进大门,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宽敞的广场,花坛中央耸立着高大的汉白玉纪念碑,碑的正面,有毛泽东同志的亲笔题词:生的伟大,死的光荣。碑的背面,镌刻着《中央晋绥分局关于追认刘胡兰同志为中国正式党员的决定》。碑后是近平方米的槽形建筑,正面栏柱中央悬挂着郭沫若所题馆匾“刘胡兰纪念馆”。周围的火炬象征着中华儿女“发扬胡兰精神,献身四化大业”的信心和决心。
纪念馆大厅内陈列着烈士的74件遗物和反映刘胡兰生平事迹的绘画、雕塑、照片文献资料为烈士题词的手迹。
大厅后是陵墓,烈士的忠骨就埋在正面的高台上。台上是苍松翠柏,墓上绿草茵茵。墓前耸立着8米高汉白玉雕像,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刘胡兰当年的英雄风采,令人肃然起敬。
雕像西侧是碑亭,东侧“生死树”下是刘胡兰烈士被捕处,观音庙是烈士受审处,石雕花圈为烈士就义处。
晋绥边区革命活动旧址
晋绥边区革命活动旧址位于山西兴县蔡家崖乡,原为爱国人士牛友兰先生的宅院和花园,分三个套院,占地面积平方米,建筑面积平方米。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,这里作为晋绥首府,晋绥党政军主要领导人贺龙、关向应、林枫、续范亭、李井泉、吕正操、周士第、牛荫冠等长期生活和战斗在这里。中央领导人毛泽东、周恩来、刘少奇、朱德、任弼时赴西柏坡时曾路居这里。纪念馆现存“领袖路居旧居”、“晋绥干部会议会址(晋绥军区礼堂旧址)”、“毛主席对晋绥日报人员谈话旧址”、六柳亭等,此外还有贺龙元帅汉白玉雕像。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馆藏文物件,主要为抗日战争以来的版本文献和近现代文物实物及照片。纪念馆展厅面积平方米,共分七个展室,举办有“晋绥边区革命斗争史陈列”、“毛主席在蔡家崖革命活动纪念展览”、“贺龙同志生平事迹展”等。出版有《晋绥边区人物春秋》、《晋绥爱国民主人士牛友兰》等书籍。协助拍摄过多部专题片、记录片和教育片。是省、市、县命名的爱国主义教育、革命传统教育、国防教育基地。年被山西省委、省政府公布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。
岚城八路军一二〇师司令部旧址
岚城八路军一二〇师司令部旧址(第五批省保)
时代:年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yangquanzx.com/yqsjs/7336.html